據報道,1月28日、29日和30日,春運前三天,全國鐵路發送旅客分別為308萬、283萬和296萬人次,僅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。1月31日,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91.8萬人次,比去年同期下降68.8%;前十大旅客發送量火車站發送旅客62.8萬人,比去年同期下降58.5%,前十大旅客到達量火車站到達旅客50.9萬人,比去年同期下降56.4%。
今年春運之“冷”在意料之中。疫情防控是大事,近期疫情在不少地方又出現多點暴發之勢,目前處于風險可控范圍。然而,如果春運如常,形成數億人回家過年的人流人潮,公鐵水空交通工具都將變成不可預知的移動傳染源,或使多點暴發的疫情變成失控的蔓延之勢。因此,春運疫情防控,.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人流量,防止人傳人,避免疫情流行。因此,中辦、國辦專門下通知要求就地過年,各地也發出就地過年的倡議,并且做好了就地過年的各種準備,如給就地過年者發紅包給補貼,總之要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非必要不跨省旅游。
經過疫情考驗的中國人,明白了很多道理。一是中國治理和抗疫行動有力有效,帶來的不僅是宏觀層面的經濟成就——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..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,也增強了國人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并.終取得戰疫勝利的信心。二是中國抗疫成為全球范本,既體現抗疫政策的科學有效,也有賴于國人對抗疫政策的堅定支持和嚴格自律。
因此,中辦、國辦倡議就地過年的通知,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居民的熱烈響應。回家過年的人少了,就地過年的人多了,春運自然也就“冷”了。但春運“冷”并不意味著政策“冷”,也不表明年味“淡”。一方面,就地過年并非一刀切地不許回家,而是分類管理。春運同比往年是冷清不少,但是相比平常人流量還是增加不少。另一方面,如前所述,各地政府給就地過年者提供了不少補貼加“紅包”,這本身也體現了政策層面的親民。而且,中國發達的立體交通系統,模糊了家鄉和異鄉的界限。新生一代,習慣走出家鄉而在異地生活。加之平時回家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降低,很多人的“原鄉”情結和“鄉愁”情緒變淡了。這符合中國城市化的邏輯,也是現代化的必然。
信息時代的中國人,習慣用社交軟件進行日常交流。發達的5G技術和聲像交匯軟件,可以隨時隨地和親友進行無障礙的聯系——而且是多人在線的云上團圓。春節團圓,在新技術時代,亦可通過線上拜年的方式驅散就地過年者的思鄉之苦,和親人進行云端的守歲團圓。這樣的團圓方式,也已經成為國人的生活方式。所以,就地過年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是問題和障礙。何況,就地過年可以防止疫情蔓延,守住中國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,為宏觀經濟和微觀民生提供助益。支持就地過年,踐行就地過年,讓就地過年成為新風尚,也就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。
春運之“冷”,讓“鐵老大”的收入減少了。盡管客流量較低,但是鐵路部門堅持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,努力確保旅客走得安心。譬如,鐵路部門重點加強“無接觸式”服務,努力減少疫情傳播風險。在進站乘車環節,引導絕大多數旅客使用自助閘機“一證通行”;在候車環節,組織旅客分散就座;在乘車環節,勸導旅客減少車廂內走動、推薦旅客使用掃碼點餐、互聯網訂餐;在出站環節,引導旅客保持安全距離。疫情防控是國之大局,鐵路部門自然也有大局觀。
透過春運之“冷”,人們看到的是滿滿的社會關懷與民生溫情。因為這是疫情防控的必要舉措,控制住了疫情蔓延,市場流通才順暢,民眾出行才能自由,經濟發展才有動力。
轉自新華網